到底什么是青年一代最好的模样呢?
时间倒回到2020年7月,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次次的数据变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7月17日晚上10点,我院接到援疆任务,臧伟伟第一时间报名,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请战书。
可大家都不知道,臧伟伟的妻子当时正因病住院,急需人照顾。当他从新疆完成任务归来时我问过他,报名时怎么没想着和妻子商量商量呢?他有点腼腆地说,我媳妇儿也是医务工作者,她会懂我的!
就这样,在新疆抗击疫情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臧伟伟毅然告别家人,随河南省支援新疆核酸检测队逆行出征。
在新疆,臧伟伟负责核酸提取,相对其他实验室工作,核酸提取是最为危险、也是最为辛苦的部分。厚厚的防护服、笨重的靴子、起雾的护目镜,四个工作小组24小时轮转不停地工作。新疆气候干燥,每次进仓至少6个小时,臧伟伟严格控制进水量,但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严密的防护服消耗了大量的水分,脱掉防护服后,里面的分体衣早已湿透。
日复一日,进仓出仓,臧伟伟不敢懈怠。他说他不敢想妻子,不敢想家,因为眼前要做的事更重要。援疆的整整30天,在臧伟伟所属的河南省支援新疆核酸检测队和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共完成60余万人份的检测工作。2020年12月22日,臧伟伟被授予洛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每当聊起新疆抗疫的事儿,臧伟伟总是淡淡的一句话,这就是医生该做的事儿啊,真是没啥可说的。和他一样,孙苏娟也用类似的语气说着类似的话。
2020年9月24日,一场看似普通的婚礼正在进行。但其实,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一场因为疫情而推迟了206天的婚礼。新娘就是孙苏娟,是我们医院检验科的一名90后党员。
这位准新娘原定于2020年2月底结婚,家里当时正紧锣密鼓地忙活着。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正在办理婚假手续的孙苏娟犹豫了。通过微信,她和未婚夫黄钊一商量,两人默契地决定推迟婚礼。我曾问过孙苏娟,推迟婚礼,会不会失落。她说,多少会有些失落,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没办法置身事外。
决定推迟婚期,只是孙苏娟的第一步。随后,她两次在党支部和科室的请战书上签字、按手印,自愿加入医院抗疫医疗队,支援发热门诊工作,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2月21日,这天她原本要穿上漂亮的婚纱,牵起她心爱的男孩,一起走进婚礼殿堂。然而,当天的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发热门诊忙碌了整整一夜。孙苏娟说,“黄钊是一名特种兵,我要像他一样,当好守护人民健康的抗疫战士。”
我院参加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共计1100余人,其中75%是都是像臧伟伟、孙苏娟这样的85后,这些青年一代的抗疫故事彰显着“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诠释着“白衣执甲、堪当大任”的使命,展现着新时代中国青年最好的精神风貌。
当然,青年一代不仅在抗疫中勇往直前,在平凡岗位上,他们的表现也不失色彩。
每当有新任务、新工作,门诊第三支部的组织委员张硕都会带着一个装着满满当当支部材料的蓝色布袋来到党委办公室,一条一条核对需要提交的材料。不管资料是厚厚一打、两打,还是几页纸,她都会带着这个袋子,她说,别看这袋子不好看,但结实啊,装着可放心了。
这个朴素的袋子,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袋子,装的可不仅仅是党建材料,装的是工作责任,郑重而严肃;装的也是工作态度,诚恳而踏实。党务工作千头万绪、细致入微,正是有了这样的责任和态度,才让张硕这样的党务新手迅速成为党务全面手。
召开支部大会,她及时下发通知,拟定会议流程;党课教育,她认真整理PPT课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她认真组织布置……作为组织委员的她,是支部书记靳蓉的得力助手。虽然临床药师的工作繁忙,但她始终把支部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去年支部换届后,越来越多像张硕这样的青年一代投身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他们有理想、敢担当、善作为,给支部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为党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习总书记说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去年风靡全网的短视频《后浪》里也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像臧伟伟、孙苏娟、张硕这样的青年故事还有很多,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这就是新时代青年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