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哮喘日。为什么孩子哮喘总反复?明明没有症状了,为啥医生还让继续用药?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有哪些常见误区需要患儿和家长注意?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我院儿童呼吸内科主任代富力一一为大家进行了科普。
又到过敏季,哮喘门诊又“热”了
近期,在我院文仲院区儿童呼吸病诊疗中心的哮喘门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候诊。
“我们的哮喘门诊已开设近10年,每年一到春秋天,哮喘患儿接诊量会明显增多。”代富力说,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亚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这个病的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春秋两季高发,与气候变化、上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等因素密切相关。春天花粉浓度高,温度变化大,而秋天蒿草花粉多,冷空气刺激多,这些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所以这两个季节的接诊量会相对多。
三大常见误区,很多家长踩过雷
跟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相比,哮喘治疗周期长,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药。很多家长会因此产生一些担忧和误区,进而影响到哮喘患儿的病情控制。代富力根据多年来的接诊经验,总结了三大常见认识误区,家有哮喘患儿的一定要关注。
●误区一:“哮喘控制住了,就不用用药了”
真相: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因为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就算没有症状了,也要遵医嘱长期用药控制。
代富力说,他经常跟家长打比方,哮喘表现出来的症状,只是冰山的一角,下面还隐藏着很多问题,包括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气道重塑等,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哮喘患儿至少需要3到6个月的用药时间,并定期评估控制水平,擅自停药可能引起病情复发或者急性加重。
●误区二:“吸入激素副作用大,会损伤身体”
真相:用于治疗哮喘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气道,全身吸收率非常小,副作用远低于口服激素。
“关于吸入激素副作用的问题,其实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类药主要经气道局部作用,注意正确用药 用药后漱口,可最大限度规避局部副作用。”代富力说,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用药后及时充分漱口,将可能残留在口腔和咽部的药物冲洗掉,防止局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除了规范用药,还要注意定期检测肺功能,即使病情完全控制住了,也建议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误区三:“运动诱发哮喘,要避免运动”
真相:运动是哮喘的常见诱因,但经过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放心运动的。
“在门诊上,经常有家长来给哮喘患儿开证明,不想让孩子上体育课,我经常跟他们说,只要孩子病情控制住,没有不适症状了,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代富力说,哮喘会影响肺功能,而运动可以改善肺功能,所以科学运动相当于治疗哮喘。控制良好者,每周可进行3~5次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量可以循序渐进增加,还要注意环境的问题,比如空气质量不好和强冷空气到来时,就不适合室外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