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快给俺看看,孩子吃了个电池,这可咋办啊?”
8月31日22:37,一名男子怀抱着11个月的女儿焦急地来到我院小儿消化内科病区。男子情绪激动,自责地说:“都怪我,没有看好孩子,3小时前,她和3岁的大宝玩时吃了一枚纽扣电池,这是刚刚做的胸片检查,医生您快来看看!”
值班医生卫应霞赶紧接过胸片,发现宝宝左上腹部有异物存留,从形状大小看,正是一枚纽扣电池。考虑电池的腐蚀性较强,容易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穿孔,电池在患儿体内待的时间越久,对患儿的伤害就会越大。当务之急是立即手术取出,与家长沟通后,患儿住院进行胃镜探查。
按急诊消化道异物救治流程,我院紧急开通了绿色通道,希望抓紧一切时间,避免危害升级。消化内镜小组主任刘利明和护师王然然紧密配合,快速完善术前检查,于9月1日00:15,通过消化内镜,顺利将一枚直径约1cm的纽扣电池取出。所幸,因处理及时,虽然患儿胃窦及胃体局部可见散在糜烂,但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次日即康复出院。
该患儿异物能顺利取出、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主要是家长警惕性高,加上我院消化道异物就诊的绿色通道,保证了患儿及时得到救治。术后家长为表达谢意,专程送来了一面锦旗。
我院小儿消化内科主任刘利明提醒家长,误吞电池的危害非常大,严重者短时间内可以导致消化道溃疡、穿孔、大出血,远期可能出现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家中电池的管理,避免孩子接触,杜绝“祸从口入”,如果不小心误吞电池,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东西都可能成为“隐形杀手”。刘利明主任说,婴幼儿正处于口唇期,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但又没有危险意识,最容易吞食异物,比如硬币、玩具、磁力珠、磁铁、电池、枣核、鱼刺、钉子、螺丝钉、纽扣、棒棒糖杆等,也有钻戒、手链、别针等各种饰品。家长一旦确定或高度怀疑患儿误吞异物后,不要试图通过吞食饭团、吃韭菜、喝香油等老方法促进异物排出,这样反而会增加内镜下异物的取出难度,应及时送往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的救治。
(小儿消化内科 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