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后悔:玩这个玩具的孩子挺多的,没想到误吞后果这么严重
医生呼吁:尽量别让幼儿接触磁力珠,一旦误吞及时就诊很重要 “又是磁力珠惹的祸,再次提醒大家,让幼儿远离磁力珠!”——这是我院儿外科医生于海涛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一段话,并配了4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他刚为一名3岁患儿手术切除了20厘米长的肠子,因为误吞磁力珠玩具,这个孩子的肠子被磁珠吸在一起,最终导致8处胃肠穿孔。
而在于海涛所在的儿外科病房里,包括这名小女孩在内,同时住着三名误吞磁力珠的患儿,病情最轻的做了微创手术,最重的险些丢命……
十分后悔!
“没想到孩子会误吞,已经提醒朋友别让孩子接触这种玩具” 3岁的患儿菲菲(化名)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此时正躺在妈妈怀里输液,身上还挂着镇痛泵。
就在前一天,于海涛为菲菲做了胃肠内异物取出手术,从其胃肠道里取出十余颗红豆大小的磁力珠玩具,因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共造成8处穿孔,不得不手术切除了20公分的肠道。
说起孩子误吞磁力珠的事儿,菲菲妈妈很是懊恼。她说,现在玩这个的孩子可多了,商店里跟网上都很容易买到,一个多月前,可能是看别的小朋友玩磁力珠了,菲菲和姐姐也闹着要,她就给两个孩子在网上各买了一盒。
“每盒有1000颗红豆大小的带磁性珠子,可以组合成各种造型,卖家说这是益智类玩具,真的没想到孩子会误吞,前段时间孩子总说肚子疼,还呕吐,到医院一查,才知道孩子吃了磁力珠,我已经提醒身边的朋友,别让孩子接触这种玩具,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很容易玩着玩着就放嘴里吃了”。菲菲妈妈说。
并非个例!
病房里同时住着三名吞磁力珠的患儿,最严重的险丢命 菲菲的故事并非个例,与她同时住院的还有两名误吞磁力珠的患儿,而菲菲的病情在三个人当中还不算最严重的。
“这些患儿当中,病情最重的是一名1岁6个月的患儿,这个小宝宝真的太遭罪了。”于海涛说,4个月前,这名患儿误吞了22粒磁力珠,造成多处胃肠穿孔,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一度生命垂危,被转到郑州治疗。当时为了保住孩子的命,郑州的医生给孩子做了造瘘,但护理起来比较麻烦,这次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我院儿外科,给孩子关了造瘘。
“都是磁力珠惹的祸,这两年我们医院已经陆续救治了十多例误吞磁力珠的患儿,年龄基本都是在5岁以下,症状轻的,做胃镜就取出了,但更多的是像这几名住院患儿一样,不得不接受微创手术甚至开腹手术。”于海涛叹了口气说。
暗藏“杀机”!
看起来像糖豆其实磁力极强,误吞后隔着肠壁都能吸在一起 这种磁力珠也叫“磁力巴克球”,每颗珠子直径在3毫米左右,五颜六色看起来像糖豆,由于具有磁性,可随意排列组合成各种造型。
小小的磁力珠,为何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如此大的杀伤力? 我院儿科一病区副主任刘利明说起磁力珠,直呼“非常讨厌,造成孩子胃肠道穿孔的概率太高”。
刘利明说,小孩子天生喜欢五颜六色的小珠子,看到这种糖豆样的小珠子,很容易因为好奇而误食。别看它只有红豆大小,但磁力极强,一旦孩子误吞,连成串的珠子隔着肠壁仍能紧紧吸在一起。肠壁在磁珠的压迫下会逐渐缺血、坏死,最终导致穿孔,严重者还会因腹腔感染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专家呼吁!
尽量避免幼儿接触磁力珠,一旦误吞及时就诊最关键
发现孩子吞了磁力珠该怎么办?有自行排出的可能吗? 于海涛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只吞了1颗或者同时吞下两三颗,但通常孩子都会出于好奇,多次吞下磁力珠,基本都要靠手术取出。如果发现得早,及时带孩子来就诊,还没有发生胃肠穿孔的话,有可能通过胃镜取出。
记住!磁力珠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越长,发生穿孔的概率就越大。 两位儿科医生想在此郑重呼吁,家长一定要避免让幼儿接触到磁力珠玩具,即便是买给年龄稍大的孩子玩,也应提前做好防范教育,一旦发现孩子误吞了磁力珠,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等待磁珠自行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