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儿童保健
宅家抗“疫”宝宝频繁抓耳朵几种情况要分清
发布时间:2020-04-14    文章来源:五官科 李海翠    点击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免疫力较弱的小宝宝们不得不老老实实宅家,有点问题也不敢往医院跑,所以微信上、电话里经常有宝妈焦急地咨询:“我家宝宝总是抓耳朵,是吃奶也抓、睡觉也抓、哭着也抓、高兴了也抓……轻则耳朵揪得通红,重则抓破出血,宝宝也不会表达,到底是怎么了?”还有的妈妈们说:“宝宝的耳朵里流脓了,但是不哭也不闹,是怎么回事?会影响听力吗?”
  宝宝为什么抓耳朵?其实原因很多,不同原因要准备不同的处理方案。
  【生理性】
  原因1:对耳朵好奇
  宝宝表现:扯耳朵时很开心。在宝宝发育过程中,会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到好奇。比如,他发现了自己有耳朵时,就会用自己的手去拉扯耳朵。
  处理方法:家长不必太过于紧张,这只是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好奇的表现。
  原因2:耵聍(耳屎)过多
  宝宝表现:外耳道口有黄褐色、粘稠油状物或干硬块。
  处理方法:可以轻揉宝宝耳道口,耵聍碎屑会随着外耳道壁的运动而脱落排出;假如宝宝耳道分泌物黏稠(俗称:油耳朵)则不易脱出,需带宝宝去医院用专业器械清理。
  原因3:出牙期
  宝宝表现:多伴有流口水、啃咬东西和烦躁不安。宝宝在出牙期,拍打、拉扯耳朵,这可能是宝宝对牙龈肿胀的疼痛定位不太准的表现。
  处理方法:用干净卫生的磨牙胶或者磨牙棒缓解不适。
  【病理性】
  原因1:外耳道湿疹
  宝宝表现:宝宝烦躁不安,耳廓、耳周或外耳道皮肤有皮疹、糜烂、渗出。
  处理方法:耳部湿疹和普通湿疹护理一样,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反复搔抓。对于糜烂、渗出较多的宝宝,要到医院找专科大夫进行专业清理、局部涂抹药物,同时要从生活中寻找过敏原,及时戒断。常见过敏原为:牛奶、鸡蛋、海鲜、螨虫、花粉等。尽量避免穿戴化纤类衣物。
  原因2:中耳炎
  宝宝表现:突发耳痛或耳道流脓、烦躁不安、哭闹不适(以夜间多见)且难安抚,可伴发热、咳嗽、鼻塞、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处理方法: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行用药。
  原因3:耳道异物
  宝宝表现:突发耳部不适、哭闹、反射性咳嗽等。当异物较大或者为活动性虫子时,不仅会引起耳部疼痛,还可造成耳道感染、鼓膜穿孔,甚至影响听力。
  处理方法:家长应及时将宝宝带至医院,请耳鼻喉科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处理,切勿自行尝试掏出,以免将异物推得更深,甚至损伤耳道、鼓膜。
  耳朵流“脓”的原因主要是湿疹,其次是中耳炎。如果近期宝宝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流出的液体粘稠量多,尤其是伴有哭闹情况的,要注意是否是得了中耳炎。一般急性中耳炎经及时治疗后都能痊愈,痊愈后不影响听力。
  如果您需要相关的专业指导,请电话联系我们,医护人员会及时给您满意的答复。
  咨询电话:0379-63296995

 

 


版权所有: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豫ICP备10025229号-1
通衢院区:洛阳市洛龙区通衢路206号  文仲院区:洛阳市洛龙区文仲大道与洛宜路交叉口东南角  嘉豫门院区:嘉豫门大街10号院
急救热线:0379-63232120  咨询电话:0379-69981001、69981002、63258363  优质服务办公室:0379-65989881
“互联网+护理服务”咨询电话:18623750293  犬伤处置、各类疫苗接种设置在急诊科,咨询电话:0379-63271215、63271201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豫公网安备410311020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