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产后50多天,左手手腕一直疼,来到我院盆底障碍疾病防治中心就诊,诊断结果为腱鞘炎,也就是女性经常会面对的“妈妈手”。在进行针刺和红外线等治疗后,张女士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什么是“妈妈手”?
“妈妈手”是由于长时间用力导致桡骨茎突腱鞘炎症,肌腱受压,造成特定动作时手腕疼痛,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俗称。
1秒钟自测法Finkelstein测试
第一步,伸出双手,掌心相对;
第二步,握拳,把拇指握在手掌里面;
第三步,向下,就是向小拇指的方向,压手腕。
如果感觉大拇指接近手腕的位置,一下子就疼起来,那么诊断成立——腱鞘炎。
治疗方法
休息:最关键的一步!尽量避免诱发疼痛的动作,给肌腱充分恢复的时间。
冰敷:在急性疼痛期(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时),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
热敷:在慢性期(疼痛持续但肿胀不明显)或活动前,热敷可以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在急性肿胀期热敷。
佩戴护具/支具:这种支具通常会将拇指固定在自然位置,并限制手腕的活动,让发炎的肌腱得到充分休息。
物理治疗/康复锻炼:针灸 红外线治疗,通过刺激穴位及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症状;超声波、冲击波等物理因子治疗,以及专业的牵拉和强化训练指导。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经过严格保守治疗(通常3~6个月以上)效果不佳,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
如何预防?
记得给手腕“放假”!
抱宝宝时,尽量用手臂和整个手掌承托宝宝重量,避免仅靠虎口用力。保持手腕中立位。使用哺乳枕支撑宝宝,避免手腕长时间悬空或用力。
换尿布时,调整尿布台高度到自己腰部水平,避免弯腰过度。
暂时避免拧毛巾、提重物、长时间使用手机、鼠标键盘等。
一旦出现手腕不适,应立即重视起来
晚上坚持热敷,用热水袋敷手腕10~15分钟,少熬夜,尽量多给手腕休息放松的时间。
平时注意用手姿势和习惯
对于长期敲键盘的职业手腕要贴近鼠标键盘,不要悬空;滑手机也是元凶,改用支架或双手操作,减少手腕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