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小美(化名)刚生完孩子,坐月子时发现自己的肩膀一边高一边低,走起路来一脚深一脚浅,受力很不平衡。产后42天,她到我院做了详细的体检,检查结果显示“产后体态评估长短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长短腿是产后妈妈很常见的一种体态问题,一般长短腿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性长短腿。结构性长短腿是一种生理缺陷,两条腿先天就不一样长,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治愈,但是这种情形相对较少。二是功能性长短腿。功能性长短腿是产后妈妈常见的类型,是“假”长短腿,是直观的下肢不等长,属于机能性长短腿。
产后为什么会出现长短腿?
产后妈妈出现长短腿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怀孕期间体重增加,骨盆压力增大或是怀孕期间长期保持侧卧睡姿,导致脊柱骨盆长期受力不均造成的。
另一个原因是,在生产时双腿用力不均匀,腰、背、腿部肌肉张力不正常,导致左右两边背肌、腰肌的拉力不平衡,使一边骨盆及下肢被拉高。
产后长短腿的危害有哪些?
产后长短腿会对产后妈妈造成骨盆倾斜、骶髂关节疼痛、脊柱侧弯、高低肩、面部不协调、腰背疼痛等危害。
产后长短腿如何纠正?
产后42天到6个月是骨盆修复的黄金期,可以有效纠正骨盆的倾斜、变形、关节紊乱,以恢复骨盆正常的身体排列及生理功能。所以产妇一定要在产后42天后及时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做全面的产后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
我院盆底康复中心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手法复位等治疗,同时使用特定的体位,帮助矫正骨盆和腰部的位置,有效缓解产后长短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