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晓若:孕产妇和家属都要增强孕产期抑郁症防治意识, 整个孕产期至少应做四次心理筛查
女性朋友们,不知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怀孕和刚生完宝宝的那段时间,经常发火、想哭,如果丈夫和家人不理解自己,就会情绪低落,甚至有一些极端想法。这不是女人“矫情”,而是被孕产期抑郁症盯上的表现。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公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这不,网友 “龙猫”的表妹就正在经历着这些痛苦……
生完宝宝后,原本懂事的她性情大变
网友“龙猫”说,自从她的表妹生完孩子,全家几乎就没一天安宁日子,以前那个懂事又能干的表妹,突然变了。
“宝宝现在4个月,表妹已经三次把她的母亲气回老家了。她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就为黄瓜该切丝还是切片这样的小事跟她的母亲吵架。”“龙猫”说,表妹从小到大都很懂事,工作、生活也挺顺利,唯一的烦心事就是结婚后迟迟怀不上宝宝。
“这次好不容易有了宝宝,竟然跟家里人闹成这样,三天两头吵架,还总哭。”“龙猫” 说。一开始,她真的想不明白表妹到底怎么了,后来在网上查了查才发现,表妹的症状跟孕产期抑郁症很像,“我悄悄给我姨和表妹夫打了电话,让他们多让着我表妹,尽量多陪她说说话。”
孕产期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常规孕检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消息说,国家要求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还要增强孕产妇及家属防治意识,这真是太好了!”“龙猫”说,这真的很有必要,像她和表妹一家,之前就没听说过孕产期抑郁症。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孕产期女性容易被抑郁症缠身?
王晓若说,孕产妇在怀孕、分娩的这段时间里,身体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容易让产妇产生抑郁心理。与公婆、丈夫关系的不和,也会给孕产妇带来心理负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化解,再加上初为人母照顾孩子的疲惫,就容易诱发抑郁症。
孕产期抑郁症有高危人群吗?
有的!如果您身边有下面这些心理健康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一定要多给予关怀、理解和重视。
【生理因素】不孕症病史、不良孕产史、睡眠差、严重分娩疼痛、妊娠并发症、胎婴儿畸形等情况。
【心理社会因素】抑郁焦虑症病史或其他精神病史及家族史,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多疑、焦虑冲动、情绪不稳、酗酒,经历过离婚、失业、亲人去世等事件。
“整个孕产期,女性的心理其实是很脆弱的,有人对分娩充满恐惧,有人天天担心胎儿的健康,还有人纠结坐月子该不该去月子中心?奶水不好怎么办?休完产假回单位还能不能适应?”王晓若说,以“龙猫”表妹的情况为例,她有过不孕症病史,就更容易在孕期及产后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不仅她自己要主动调节情绪,家人也要多理解她,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整个孕产期至少应做四次心理筛查。孕产妇心理筛查有助于医生早期识别其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或转诊。
“此次,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的要求,说明对孕产妇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其实去年《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就正式发布了。”王晓若说,我院从今年年初就在产科门诊开展了孕产妇心理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近万名孕产妇进行了心理筛查,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进行干预或转诊,并定期随访。
“两个月前,一名产后42天的宝妈来做心理筛查,焦虑、抑郁评分都很高。因为她觉得自己太年轻,还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而且她跟婆婆相处也不太好。当时,我们请心理科专家为她做了心理疏导,现在她的情况好多了。”王晓若说。
孕产妇心理筛查频率至少应该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 42 天分别进行筛查。筛查内容包括妊娠期压力、 分娩恐惧、焦虑、抑郁等。
(转自《洛阳晚报》记者 曾宇凌 通讯员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