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为一名体重1800克、出生仅32天的患儿成功实施动脉导管结扎手术。该患儿是我院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来,成功救治的最小体重患儿,这标志着我院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领域的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因呼吸困难,胎龄30周 5天、出生体重仅1500克的早产儿诺诺(化名)被紧急转入我院新生儿科二区(NICU文仲)。然而,更棘手的难题出现了:诺诺不仅存在动脉导管未闭,还合并肺动脉高压,撤机困难让小小的生命时刻面临考验。
  动脉导管未闭是早产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对于早产儿或合并其他重症的患儿来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儿科二区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与儿童外科二区、麻醉科等科室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精准评估。儿童外科二区副主任于海涛根据患儿病情,提出实施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团队制定详尽手术计划和应急预案。
  因诺诺太小,心脏只有鸽子蛋大,动脉管壁非常薄脆,极易破裂引起大出血,手术难度很大。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胸心外科主任范顺阳的指导下,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于海涛主刀为诺诺实施手术。经过紧张有序的操作,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诺诺返回新生儿科二区(NICU文仲)病房继续治疗,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心脏手术对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多学科协作水平都有极高要求,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更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为今后更多危重症的救治奠定了坚实基础。”于海涛也提醒家长,一旦宝宝出生后查出先心病,家长不用过度紧张,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手术治疗,有一些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自愈,但要注意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