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复杂,孕产妇和儿童既是特殊人群也是易感人群,为全力满足洛阳市妇女儿童就医需求,我院坚持疫情防控和母婴安全两手抓,严格执行三级预检分诊制度,全面落实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门诊、住院各项常规诊疗服务,畅通孕产妇和急危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守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快速反应、压实责任,科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医院党委快速反应,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传达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动态分析当前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全面部署疫情期间母婴安全组织保障、应急预案、就医流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等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全力调集各种资源,建立起指挥有力、行动统一、协调联动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一条条战线有序铺开,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院党委领导班子和重点科室24小时值守在院,每天都会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对医院各重点部位进行督导检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对防控中的每一个细节务求精益求精。为进一步强化卡口值守力量,行政职能科室工作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到门诊、核酸检测点执勤值守,后勤保卫全员出动,克服重重困难,为临床一线提供人力物力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则严阵以待,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在确保安全完成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起支援市内各区疫情防控一线,助力核酸采集、标本检测、医疗救助等任务。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做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诊疗工作两不误,为妇女儿童生命健康全力构筑安全屏障。
疫情防控不容忽视,患者救治更是刻不容缓
“特殊时期,多亏有你们医院的及时收治、精湛医术和悉心照料,才有了我们母女平安!”11月27日,一位来自疫情封控区的孕产妇小雅(化名),因孕34周 4天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经“绿色通道”在我院平安产下一名女婴。
11月26日夜间,在接到疫情防控指挥部接诊通知后,我院立即启动孕产妇防疫应急预案,组织专班人马,开启绿色通道。27日凌晨一时左右,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至。院疫情防控办公室相关人员,孕产保健部主任宁飞燕、护士长冉红菊和准备进入隔离病区的产科医生冯丽丽、护士白洁已身着防护服早早等候在门诊楼前。“医生,快救救我女儿!”车门一打开,产妇小雅(化名)的母亲就情绪激动的跪倒在地哭着说。医护人员一边安抚产妇和家属情绪,一边按规划路线将其用平车转运至隔离病区,体格检查、内诊检查骨盆情况、监测血糖、床旁彩超、胎心监护、药品调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27日16:51,一名早产女宝出生,体重1950g,转入新生儿隔离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作为洛阳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院实行精准防控,在严格实行院区闭环管理的基础上,畅通孕产妇和急危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急诊科和发热门诊进一步规范就诊流程,完善配套设施,在严格做好院感防控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救治孕产妇和急危重患儿,确保生命安全。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设置过渡病区和过渡病房,做到能收则收,应收尽收,全力满足特殊时期妇女儿童的就医需求。
全力抗“疫”,医院就是战场,坚持就是胜利
特殊时期,医院全面实行闭环管理,职工严格执行“两点一线”,所有在院人员非必要不流动,每天进行核酸检测。为了尽快出具核酸检测报告,检验科的PCR实验室里日夜灯火通明,标本录入、加样、提取、扩增、审核、信息上传……面对院内院外一批批接踵而至的核酸检测标本,检验科主任张战军对大家提的要求就一条——既要快、更要准,还要保证零感染!这一张张核酸检测报告,就是一道道严防病毒扩散的关卡,更是医院和群众的健康防护盾,这群连轴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的战士们用自己的“无眠”,守护着医院和更多人的安宁。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24小时待命的除了医护人员,还有一个特殊的队伍,那就是后勤保卫科的后勤保障队伍。他们随时待命,确保物资供应、安保、餐饮、环境消杀等工作的正常开展。连夜移树清场、安装隔离房和活动卫生间,安保人员一趟趟护送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餐厅工作人员为医务人员和患者送餐到病房……为了给患者营造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在做好日常清扫和保洁之外,定时对人群流动较大的区域进行全面物表消毒,增加消杀频次,及时切断潜在传播途径,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召之能战,战则必胜!“妇幼人”将继续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默默坚守,用爱心温暖患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