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21日义无反顾报名援鄂,到3月17日晚返回洛阳,援鄂奋战20多个昼夜,为确诊患者CT检查近千人次,无错诊、漏诊,我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王宏超作为我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领队员圆满完成援鄂医疗任务,凯旋归来!
在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奋战的日子里,王宏超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技能,对每位患者的CT影像信息仔细甄别,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诊断依据,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贡献。
战士凯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在“舱”内的故事。
初心:“上级要报名,一定是前线急需。” 3月17日晚,王宏超和洛阳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10名队员一起,回到了洛阳。“这段经历,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感谢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大家只要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作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王宏超感慨道。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月21日。当晚,医院影像科科室微信群弹出一条消息:“紧急通知,科室需要一名影像人员到湖北支援,请踊跃报名援助。”看到这则信息,王宏超第一个回复报名参加,第二天就踏上了征程。
“当时在抗击疫情关键期,上级要报名,一定是前线急需。”王宏超说。此次援鄂,王宏超和队员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患者进行CT检查。2月27日,他和4名队员被派到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时,该院共收治确诊的轻症患者四五百人。
在疫情诊断中,CT检查属于不可缺少的一环。“当时有些患者在病毒核酸检测中呈阴性,但通过CT检查,就能发现肺部是否有病变等问题。”王宏超说,若只进行一项检测,假阴性患者就可能成为“漏网之鱼”。所以,患者在确诊、复查等过程中,需要最少进行3次CT检查。
作为队长的王宏超,在我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大。“入‘舱’前培训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就连脱防护服的流程出错,都有可能造成感染。”王宏超说,当时他暗下决心,要带领队员们强化培训,确保大家平安回家。
回忆起第一天进“舱”工作,王宏超至今仍有些激动。穿戴好防护装备后,王宏超和队员们要穿过病区进入CT操作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确诊患者,大家都有些紧张。但当患者平卧在CT台上后,王宏超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一忙就是五六个小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仅面部防护就有三四层,闷热和汗水,让王宏超觉得呼吸都很费力。
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长时间紧张的工作,大家神经都高度紧绷。为了让队员放松心情,王宏超调侃说:“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尿不湿,没想到现在还赶了趟时髦,穿上了纸尿裤。”
担当:“作为党员、队长,我必须冲在前面。”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省卫健委党委同意河南省援鄂第十三批医疗队的12名同志成立临时党支部,王宏超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
方舱医院内,每班工作时间约6小时。但从出发、穿脱防护服到交接班,算下来要八九个小时。王宏超知道,队员们身体和内心都很疲惫。
“作为党员、作为队长,我必须冲在前面,给他们做个榜样。”王宏超鼓励队员说,每一张片子都关乎一条人命,再繁琐、再累,也必须认认真真为患者的诊断把好关。
每天上午的工作任务最重,平均要检查90人次。为了让其他成员多休息,王宏超坚持每天一早“全副武装”进“舱”,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
工作时间一长,护目镜的水汽会遮挡王宏超的视线,身患颈椎病多年的他,每天结束工作出“舱”时,头晕、背痛、手脚酸麻,但从没说过一声累。
工作之余,王宏超每天还要协调好队员们的用餐时间、地点,轮班出行的交通保障等细节。在他的带动下,队员们齐心协力、信心满满,一定要把这场战“疫”打胜、打漂亮。
收获:“只要方向是对的,坚持向前走,路一定能走通。”
初到江夏方舱医院,CT机刚刚安装完成,由于型号不同,王宏超和队员不太熟悉机器的操作。
“第一次调试时,图像只出来了一半,这肯定不行。”王宏超说,经过大家反复调试,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每一名患者做检测时,都要亲手提交CT检测申请单,整个医院四五百名患者,王宏超和队员接触了不只一遍。虽然有方言隔阂,但在大家的耐心指导下,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王宏超说:“后来,有不少患者检查完后,会隔着操作间的玻璃为我们竖起大拇指,这个时候,心里很温暖。”
更让王宏超觉得温暖的,还有来自我院党委和我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援。刚到武汉,由于防护物资紧张,王宏超向我院和市有关部门汇报,很快就收到了后方寄来的隔离衣等防护用品。王宏超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寄来的防护用品都是质量最好的。”
援鄂期间,王宏超最担心的还是年近八旬的父母和家中的妻女。“父母年龄大,出发的时候没有告诉他们。但他们还是知道了,专门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国家需要,我该来。”王宏超感动地说。
最让王宏超骄傲的是自己学医的女儿。他想把援鄂医疗的这份经历讲给女儿听,希望能帮助她汲取一些经验。想传递给女儿哪些经验?王宏超言语坚定地说:“做人做事要懂得担当。只要方向是对的,就要坚持往前走,这条路一定能走通。”
医者初心,是支撑像王宏超一般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的不竭动力。他们白衣执甲、逆向而行,相信这份无畏与坚韧,奉献与坚守,定能迎来山河无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