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新闻
我院12名医护人员支援洛阳市发热患者集中医学观察定点医院
发布时间:2020-04-02    文章来源:    点击量:
 

  2月16日中午,我院接到市卫健委关于选派医护人员支援洛阳市发热患者集中医学观察定点医院(洛阳诸葛思亲医院)的通知后,迅速发出号召,采取自愿报名、党员优先的原则进行人员筛选,最终确定儿科副主任医师孟战备、NICU副护士长田菲、儿童康复科主管护师王晓彦、儿内科一病区护士王晨晨4名党员作为首批队员,支援市发热患者集中医学观察定点医院工作。


  2月19日下午2时整,我院第二批支援市发热患者集中医学观察定点医院工作的8名医护人员准时在门诊楼前集合出发,他们是: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赵征、儿内科一病区主治医师王斌、PICU医师林洋、普外科护士长高斐、儿外科护士崔得芬、儿童康复科护士郭晓蕾、PICU护士李倩倩、儿内科二病区护士李换飞。
  两批医护人员报到后,立刻接受了防控培训,很快就正式进入隔离病区开始了医疗援助工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群可爱的人——
  【人物:孟战备】
  “不用准备,东西就在手边,我随时可以出发。”接到医务部主任宋焱鑫通知出发的电话后,正在儿科门诊坐诊的儿科副主任医师孟战备处理完手头工作,身穿白衣、登上救护车,先行赶往定点医院办理相关对接工作。
  1月28日,我院发出组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备医疗队的号召,医务部接到的第一个报名电话就是孟战备打来的。“我是个老党员,从事儿科工作快30年了,我肯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只要有需要,随时通知我。”从报名那天起,孟战备就将随身物品整理了一个背包,放在诊室,随时准备出发奔赴战“疫”一线。
  【人物:田菲】
  NICU副护士长田菲当天在高铁洛阳龙门站执行乘客体温检测任务,下午3点换班回医院的途中,看到了工作群里的报名通知,她第一时间在群里报上了名,又专门打电话给工会主席、护理部主任田红霞,提出自己是党员,护理重症患儿经验丰富,一定要先考虑她。
  回到科室,田菲联系家人帮她收拾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送到医院,当她向丈夫说出自己的决定时,电话那头沉默了半晌,说:“我支持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当天晚上,丈夫给他发来一段视频,4岁的女儿说:“妈妈,我爱你,你和叔叔阿姨要做好防护,早点回家。”
  【人物:王晓彦】
  自从农历除夕接到医院全员上班的通知,儿童康复科主管护师王晓彦就把6岁的儿子送到了父母家,报名参加了发热门诊的值班任务。之后的20多天里,王晓彦忙得没顾上去看看他。
  趁着周末休息,王晓彦把孩子从姥姥家接回来,打算好好陪孩子两天。看到报名通知时,她没有犹豫,还是打通了护士长高春丽的电话说:“护士长,我是党员,在发热门诊呆的时间长,有经验,这次让我先去吧。”
  留观患儿里有两个五六岁的小朋友,因为不能外出活动,不时哭闹。为了缓解他们的情绪,王晓彦专门让家人送来了儿子的故事书和小零食,孩子们拿到礼物开心的不得了。
  【人物:王晨晨】
  儿内科一病区护士王晨晨家在外地,独自在洛阳工作的她,早早就跟护士长赵喜娜说好,自己是党员,没个人负担,如果上一线,请先选她。当日,王晨晨是白班。报过名后,她立刻交接了手头工作,回家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就准备出发。
  出发前,王晨晨专门找到赵喜娜,从兜里掏出一枚发卡交给她说:“护士长,把这个送给50床小女孩。”那是一位来自外地的小患者,特殊时期,爸爸一个人在医院照顾孩子,总是缺这少那。王晨晨只要一有空,就跑去给小姑娘梳头发,她答应过,要送给她一枚漂亮的发卡。拿着新发卡的小姑娘,不知道王晨晨已经“出征”,但脸上的笑容,感动了每位医护人员。
  【人物:林洋】
  “你俩真叫上阵父子兵呀!以前都是林主任冲锋在前,现在轮到儿子上了。”来为PICU医师林洋送行的儿科主任方柯南说。
  林洋的父亲是门诊党支部书记林跃进,在部队时是一名卫生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上过老山前线,1998年抗洪救灾时,更是赶赴武汉,战斗在第一线。转业到医院后,林跃进在非典期间第一批到发热门诊值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科室排班时,大家劝他这次就别去了。林跃进说:“不用考虑年龄问题,我是老党员,得给年轻人带好头。”
  林洋报名前征求父亲的意见。林跃进说:“我打仗都不怕,你这有啥?去吧!”看到父亲的态度,林洋更坚定了。他说:“在PICU,多重的病都见过,这个病毒我不怕。”
  林洋的妻子赵迪是儿童康复科的一名护士。得知林洋这次要去参加支援定点医院的任务后,她也坚定地支持自己的丈夫,并在工作之余,报名参加了病房大楼预检分诊处的值班。
  【人物:赵征】
  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赵征的妻子是产科门诊护士长冉红菊,俩人有一个10岁的女儿,这个漫长的春节假期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双医家庭的孩子总是更独立、更懂事,19日中午,接到出发的命令,赵征回家取背包,和女儿告别时,女儿语气平静地说:“爸爸,你放心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你注意身体,工作完了早点回来。”这个倔强的小姑娘,从爸爸告诉她签了请战书的那天起,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
  当晚,赵征就进入隔离病房,值了在市发热患者集中医学观察定点医院的第一个夜班。
  【人物:王斌】
  儿内科一病区主治医师王斌也是个双医家庭,他的妻子是市中心医院的儿科医生。家里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才2岁。接到任务时,科主任王丽考虑到他孩子小,本没打算让他去,王斌说:“您放心,家里可支持我了。”王斌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特殊时期在家里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任务,并交代他们:“你俩只管安心上班,我一定看好两个孩子。”
  【人物:高斐】
  “我是老党员,又参加过援非医疗队,我去更合适!”“正因为你参加过医疗队、援非回来才半年,你应该好好歇歇。况且我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了,这次该我去!”这是普外科护士长高斐和丈夫、影像科副主任刘亚辉在报名参加抗疫医疗预备队时的争执。
  得知此次医院接到支援定点医院的工作任务,高斐坚决争取到了上一线的名额。在定点医院,她更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全力投入工作。
  【人物:崔得芬、郭晓蕾、李换飞、李倩倩】
  儿外科护士崔得芬、儿童康复科护士郭晓蕾、儿内科二病区护士李换飞、PICU护士李倩倩,这四个青春靓丽的姑娘,这次都义无反顾选择了来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为了节省医疗物资,她们进入隔离病房后,穿着全套的防护用品,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卫生间,甚至还要穿上纸尿裤。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她们不仅为患者护理、扎针、输液、抽血,还要打扫卫生、打水、送饭,并为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事无巨细、样样都不能少。
  这几个年轻的姑娘,平时都是父母眼里的宝,但只要穿好防护服,她们就进入了战斗状态!
  有位患有结膜炎的小姑娘需要每天冲洗眼睛,一见到医护人员就害怕,大家为她做完治疗后,会专门陪她玩一会儿。郭晓蕾在送饭的时候,把鸡蛋藏在身后,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来,笑着说:“小朋友,快看,好吃的来啦,今天我们有四个鸡蛋!”小姑娘第一次咧开嘴笑了,一个笑容,不仅看得出小姑娘的心情变好了,也让身边的医护人员多了一份温暖和动力。
  李倩倩每次来到病房给一名输液的患儿换药、做治疗时,孩子妈妈总会说一句“谢谢”,一句感谢虽小,但是透露着患者的信任与感激,也鼓舞着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医患互相信任、彼此携手,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平安回家!

 

 


版权所有: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豫ICP备10025229号-1
通衢院区:洛阳市洛龙区通衢路206号  文仲院区:洛阳市洛龙区文仲大道与洛宜路交叉口东南角  嘉豫门院区:嘉豫门大街10号院
急救热线:0379-63232120  咨询电话:0379-69981001、69981002、63258363  优质服务办公室:0379-65989881
“互联网+护理服务”咨询电话:18623750293  犬伤处置、各类疫苗接种设置在急诊科,咨询电话:0379-63271215、63271201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豫公网安备410311020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