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文化>职工风采
医者无疆 他们在非洲大地践行着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3-05-22    文章来源:(宣传健康教育科 原芳纯)    点击量:
 

  “欢迎回家!”4月29日晚上11点,时隔412天,圆满完成援非任务的中国援赞比亚第23批医疗队走出了新郑机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早已在外等候的医院相关领导和他们的家人,为援非英雄们送上了鲜花、祝福和亲切的问候!

副院长肖延民在新郑机场迎接王宏超和王浡归来
  2021年,我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王宏超和超声医学科青年医师王浡作为中国援赞比亚第23批医疗队的队员,在经过半年培训后,于2022年3月12日,远赴万里之外的非洲赞比亚,开始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及认真尽责的工作态度,在异国他乡践行着医者仁心的使命。
“不辱使命,圆满完成祖国交代的任务”
  健谈、爱笑、身上充满了韧劲……初见王宏超,经过一年多的援非,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是身上仍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援非期间,王宏超所在的恩多拉医院是赞比亚比较偏僻的医院,医疗条件简陋,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但是51岁的王宏超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祖国交代的任务。

  “赞比亚是全球疟疾重疫区,而恩多拉又是赞比亚疟疾最严重的地区。”援非期间,王宏超还是恩多拉受援医疗点的点长,“除疟疾外,艾滋病、肺结核、流脑、霍乱等传染病在这儿也极为常见……”队员的安全让他牵挂不已。“开始重点是防新冠,但是到这儿之后,疟疾、艾滋病、肺结核等疾病也是大家重点注意对象,因为这些疾病在这里太多太多了……”王宏超感慨地说,“所幸我们小组成员很给力,援非一年多来,大家都严格遵守医疗队党支部和队委会制定的疫情防控条例,做到了小组传染病零感染,未发生职业暴露事件。”

在这个小小的CT室,王宏超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王宏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奉献。初来赞比亚,王宏超非常的不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更重要的是赞比亚肿瘤病人病情特别复杂,给出具影像诊断报告带来不少难题。作为影像科的医生,王宏超要把这些复杂的病情写成英文报告,这对51岁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在国内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在非洲只能单打独斗了。”回忆起那段日子,王宏超记忆犹新,查阅资料、翻阅英文文献、在CT室一呆就是一整天……成了他工作的常态。
  “由于病人的病情太复杂,有些甚至超出了我的业务范围,但是不能给咱中国医生丢脸呀,只能不停地钻研。”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一份份英文诊断报告,头发灰白的王宏超经常独自为患者做CT,耐心用英文跟患者沟通病情……凭着不懈的努力和一股韧劲,他完成了一次次艰难的自我超越。援非以来,王宏超经手的CT诊断报告2000余人次,累计5000余部位,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精准可靠的诊断信息。

王宏超到恩多拉医院报道与院长合影
  “总算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祖国交代的任务。”王宏超说,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医生形象是每一名援非医生的使命和责任。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每一批援非医疗队的到来都会为这片土地带来改变,王宏超说,“现在当地的医疗条件已经比最初前辈们到来时有了极大的改善,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这就是援非的意义所在。”
“出去这一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
  今年37岁的王浡是我院超声医学科的一名青年医生,“援非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是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趁着年轻就想出去历练自己。”2021年,王浡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援赞比亚第23批医疗队,和队员们来到了非洲。援非期间,王浡所在的医院是赞比亚最大的医院——UTH教学医院。虽然是赞比亚最大的医院,但是医疗条件和医疗设备都比较落后,医疗水平相当于我国一个县医院的水平,住宿条件和生活设施也非常简陋。

  赞比亚传染病的肆虐,超出王浡的想象。他没有想到,除了生活环境艰辛外,工作压力也很大。到了赞比亚UTH教学医院之后,王浡先后被分到了儿童医院超声科和成人心脏中心工作,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在国内1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里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王浡说,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医疗队队员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医生”这个光荣的称号增添光彩。

虽然忙碌,但是也收获很多
  “作为一名青年医生,到任何地方都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来到赞比亚,王浡每天都在坚持学习。“尽管这些工作在国内都做过,难度不大,但是如何用英文书写报告和与患者沟通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于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我成了王浡的常态,在援非期间,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基本都是他的充电时间,根本没有娱乐活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赞比亚援非一年来,王浡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在赞比亚UTH教学医院,王浡还组织开展了超声讲座及培训,并登上了当地的赞比亚时报。“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王浡表示,在异国他乡,每一个诊断都代表着中国医生的水平,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赢得更多的尊重。

王浡开展的超声讲座及培训登上了赞比亚时报
  曾经有人说过,人不经历战乱,体会不到和平的可贵;不走出国门,不知道祖国有多亲;不远离亲人,体会不到骨肉分离的痛苦。“去的时候孩子才5岁,有时候在非洲跟她视频都不理我。”一提起孩子,王浡内心充满了愧疚,“但是一点都不后悔,不去非洲怕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这对我来说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不出去一趟,不会如此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版权所有: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豫ICP备10025229号-1
通衢院区:洛阳市洛龙区通衢路206号  文仲院区:洛阳市洛龙区文仲大道与洛宜路交叉口东南角  嘉豫门院区:嘉豫门大街10号院
急救热线:0379-63232120  咨询电话:0379-69981001、69981002、63258363  优质服务办公室:0379-65989881
“互联网+护理服务”咨询电话:18623750293  犬伤处置、各类疫苗接种设置在急诊科,咨询电话:0379-63271215、63271201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豫公网安备410311020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