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时,家长最想知道“到底该咋办”,而最懂家长心声的,莫过于儿科医生。这不,我院一名90后儿科医生,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健康知识,搞起了科普漫画,收获不少家长的好评。如果您家有宝宝,不妨来学学这些小儿外科急救干货哦!
为让家长看得懂 他将医学知识制作成漫画

王辉今年30岁,就职于我院小儿外科。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虽然每天跟手术刀打交道,但耍起笔杆子来也很有一套,“我上学时就喜欢语文,尤其喜欢写作。”
“我平时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对小儿外科疾病不了解,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情况,觉得非常可惜。在病房里,我也经常看到家长因不了解孩子的病而焦虑。”王辉说,工作中的所见所闻, 激发了他的科普创作欲望。他申请了“儿外医学”的微信公众号,笔名叫“灰灰医生”,已经陆续写了近百篇小儿外科健康科普文章。后来,他想到利用漫画这种轻松的形式,吸引更多家长关注小儿外科常识。
“虽然我不会画漫画,但我从网上得知有专门的漫画制作软件,可以自己选定人物、场景等素材,配上文字就能生成单篇或连载漫画了。”王辉说,医学知识大多晦涩难懂,但制作成漫画后,可读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通俗易懂又生动,受到不少家长的好评。
这名90后儿科医生 已经钻研科普好几年
截至目前,90后儿科医生王辉已经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数期漫画科普文章,主要针对小儿疝气、外伤、呕吐等,而每一篇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他接诊的真实病例。
前些天,王辉救治了一个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患儿,病情比较严重,好在救治很顺利。当晚,他就将救治过程制作成漫画,推送在微信公众号上,“希望更多家长通过这个漫画故事了解这种病,一旦遇上不会那么慌。”
虽然王辉还是漫画制作的新手,但在做科普这条路上,他已经走了3年多,从最初的微信公众号,到后来的抖音、今日头条、知乎等平台上,都有他的科普足迹。下一步,他计划将小视频和科普漫画相结合,“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家长了解和掌握更多小儿外科健康知识。”
快来看,这些藏在漫画里的小儿外科急救干货
●疝 气
宝宝异常哭闹,应先摸一摸宝宝的大腿根,看有没有肿起的疙瘩,如果有,很可能是疝气嵌顿,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呕 吐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频繁呕吐,每天四五次或更多,就不正常了,尤其是出生后2周到3周,若频繁呕吐且呈喷射性,呕吐物为未消化的奶液,就要警惕先天性幽门狭窄。
●外 伤
受伤后不要惊慌,初步处理要正确。用干净纱布、毛巾或衣服,按压伤口正上方。如果是小伤口,消毒后用创口贴包扎了再就医。记住,不要往伤口上撒药粉!
●烫 伤
第一步,立即脱离热源,脱去被热液浸透的衣服(如果烫伤严重,衣服与伤处有黏连,可先用冷水冲洗,再尝试除去衣物);第二步,立即用清洁冷水冲洗降温;第三步,用干净纱布等包好伤处;第四步,尽快就近到综合医院烧伤科接受进一步处理,途中可用冰块敷伤处。
(转自《洛阳晚报》记者 曾宇凌 通讯员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