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结果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在我院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的PCR实验室里,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他们虽然没有直面患者,却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坚守在我们看不见的“战场”,为我院和洛龙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遗传室的同志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忘我!”这是8月15日晚10时,我院PCR检测小组经过2天1夜的连续奋战,顺利完成洛龙区重点人群38787例核酸检测任务后,院长杨晓华对这群幕后英雄的高度评价。
疫情期间,PCR实验室还承担着医院全员定期检测和住院患者、陪护及发热患儿的核酸检测任务。随着检测量的增加和对检测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PCR检测团队在科主任王亚男的带领下,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班加点、不断压缩休息时间,“拼”出了妇幼速度。
由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需要直接接触被检测人群的采样标本,检测人员要按照三级安全防护标准,“全副武装”进入PCR实验室。每一次检测都需要严格经过实验室准备、试剂准备、样本编号、加样、上机提取、在PCR仪里进行扩增、判定结果等步骤,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而整个操作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为了高效率完成检测任务,大家在进入实验室前,尽量少吃饭、不喝水,以高度的专注,执行每一步的操作,保证整个检测环节环环相扣、严谨有序。
“我们每天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看到所有检测报告上都是‘阴性’两个字!”走出实验室,PCR检测小组组长王康给大家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布满口罩帽子压痕的脸上笑容灿烂。
(宣传科 刘冰)